2018-10-12 15:03:55分類:行業資訊4906
物聯網是近些年來非常火熱的詞匯,加上小米近日在香港成功上市,其物聯網及智能家居的成功布局,也是支撐小米600億美元市值的關鍵。無疑,物聯網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但是許多物聯網產品依然無法切實的滿足消費者。那么從一個消費者的視角出發,什么樣的物聯網產品才是我們需要的呢?
物聯網是互聯網的延伸
物聯網這個名詞最先是由Kevin Ashton教授于1991提出,而到了2005年才在突尼斯舉行的信息社會世界峰會上,由國際電信聯盟發布《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正式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2009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理念,將物聯網擴散至全球,中國物聯網也在同一時刻迅速發展。
物聯網帶給我們的影響是巨大的,打個比方,如果說工具是我們肢體的延伸,那么互聯網發明之后我們等于多了一個“虛擬大腦”,物聯網則是在這個虛擬大腦的基礎上長出了巨人的身體,我們可以通過這些軀體自由的控制所有能夠控制的物聯網設備。
物聯網產品涵蓋范圍極大,包括移動端產品、實體產品、商品住宅、工業制造、農林水電、城市系統等方方面面,可以說物聯網沒有邊界。每個消費者進入物聯網系統之后都會被其賦能,我們的感知將被物聯網放大無數倍。
物聯網是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更高效、更安全,而今,我們已經習慣于物聯網所帶來的便捷體驗。據相關機構預計,2020年全球將會有超過240億個IoT設備投入使用,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許多企業也紛紛進入到物聯網產品領域,目前物聯網產品質量層次不齊,什么才是消費者真正需要的物聯網設備產品呢?
物聯網讓我們的感官突破空間限制
按照馬洛斯需求理論而言,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從低到高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而這項理論也是產品經理們接觸最多的,目前我國大部分人集中在社交需求以及尊重需求,所以物聯網產品也主要以滿足這些需求為主,當然也可以從其他需求方面入手另辟蹊徑,但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現如今我們的周圍已經有非常多的物聯網產品,比如智能電燈泡、智能空調、共享單車、智能攝像頭、智能語音等,這些物聯網產品為我們的生活也帶來了諸多便利,但是也有許多物聯網產品雖然上市之后異常火爆,但是隨即泯然于大眾。
物聯網產品通常被看作是互聯網的實體延伸,它可以讓我們在不直接接觸的情況下進行操作,同時,物聯網產品也是我們感官的延伸,比如家中的智能攝像頭可以讓我們身處異地查看屋內的情況。
但是,物聯網產品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除了我們的智能控制終端外,其余的物聯網產品功能不需要太多,若是太多反而會造成反效果。就如前幾年盛行的智能可穿戴設備,許多智能可穿戴設備外觀雖然是手表,但是實際上不過是把智能手機縮小了做成手表的形狀而已,這樣在使用的過程中,用戶會變的比較迷茫,不知道自己有手機的情況下為何還要買這樣的智能手表。
需求是物聯網產品生產的理由
弄明白用戶的需求,是制造物聯網產品的第一步,這也適用于幾乎所有產品,有了足夠的需求才能做出爆款的產品。還是用上面的智能可穿戴設備舉例,在智能手表領域經歷了亂戰之后,逐漸歸于平靜,這其中小米和華為異軍突起,在這個領域中風生水起。
小米手環的功能相比于那些如智能手機的智能手表而言當然是非常貧瘠的,小米手環一代甚至只能從三個LED燈的閃爍來判斷信息,如此簡陋的功能,卻突破了其他智能手環的重重包圍,做到了世界銷量第一。
分析小米手環為何會如此成功,不難發現其特點,那就是功能上的專注。小米手環將其與智慧醫療牢牢的結合了起來,功能上都是運動步數、心率監測、睡眠監測等于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功能,其他的諸如通話功能、語音播報等無關的功能都不會出現在智能手環之中,有時候減法比加法更重要。
華為手環也是如此,加上這些手環的功能非常實用,記錄也比較準備,一經推出便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有人會反駁,比如國外的jawbone手環功能更加專注,為何還是沒有小米手環賣的好?除了功能以外,性價比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相對較低的價格上,小米和jawbone的功能并沒有本質的區別,消費者自然會選擇性價比更好的那個。
共享經濟下物聯網產品的差異
除了功能性上的專注以外,如何做到功能性上的平衡也很重要。這里可以舉兩個例子,一個是共享單車,這個為了解決人們最后一公里路程而被發明的單車,瞬間讓城市中充斥了騎行的人群,既能健身,又能節省時間,何樂而不為。
市場的良好反饋自然引得資本的不斷涌入,大量共享單車企業如雨后春筍一樣在市場上涌現,人們也在逐步認可共享單車帶來的便利。與此同時,共享單車的技術其實非常簡單,除卻手機端APP的制作以外,共享單車本身只加了一個物聯網鎖。
通常而言這些鎖由用戶通過掃碼開啟,騎行一般以時間計費,加上價格便宜,使用方便,因此受到了消費者的熱烈歡迎。而共享單車的成功也帶動了一批以共享經濟為名的市場。
就在去年,共享充電寶的概念風靡全國,眾多廠商紛紛入坑,整個市場瞬間被炒熱了起來。共享充電寶的從業者認為如今智能手機越做越薄,手機的電量常常不夠用,一天一沖甚至半天一沖成為了常態,而這些也給共享充電寶們留有了生存空間。
一般情況下,使用共享充電寶是要用到他們的APP或者與微信進行互動,通過掃碼進行微信公眾號交付押金后才能使用。這些充電寶的確幫助了一些人解決應急的問題,但是市場的需求卻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么大。
共享充電寶的目標人群只有幾種,一個是重度手機用戶,在短時間內電量告急,又沒有帶充電線用戶;昨晚不記得充電,導致出來以后手機電量不足的用戶;短期出差,忘記帶充電線的用戶。
首先這些人群的確有需要充電寶的訴求,但是這些人群本身數量并不多。其次他們必須是孤獨的,也就是無法在周圍接到充電線的情況下,并且在能夠使用到共享充電寶的地方才會進行使用。
共享充電寶與共享單車的性質不同,共享單車是幫助沒有其他交通工具的消費者解決痛點問題,而共享充電寶只能提供給特定人群使用,受眾不同。其次,共享單車隨處可見,但共享充電寶只能在特定地點尋找,投放量不同。再次,共享單車功能單一,幾乎所有人上手就能騎行,但是大多數共享充電寶的接口仍然使用安卓的microUSB以及蘋果的Lightning接口,對于最新的type-c接口大部分都沒有配備,這也無形中拒絕了一部分消費者。當然,以上只是簡單的列舉了幾條,總的來說,這兩樣產品屬于定位已經功能平衡性上的差別。
什么是消費者真正需要的物聯網產品?這應該算是產品研發的終極問題,本文只是以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角度進行探討。粗略的來說,滿足消費者的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功能專注,尊重消費者,甚至今后還能滿足消費者的自我實現需求的產品,即使不是爆款,也不會賣的太差。
物聯網已是今后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一點也得到了眾多企業的認同,因此大家才紛紛在這一領域投入大量資金布局。但是野蠻生長的市場,注定會有許多成功與失敗。真正受到消費者喜愛的物聯網產品到底是什么,誰也沒有辦法準確預測,但是有一點可以明確知道,未來沒有連入物聯網的產品,一定不是個好產品。
小結分享
賽億方案十三年電子產品硬件及嵌入式軟件開發設計經驗,累計開發產品電子應用設計完成5000多個方案設計;目前為客戶提供理念超前的手機APP開發、智能家居系統、電子技術、電子線路設計、PCB設計、電路板設計、單片機技術、智能控制、嵌入式系統等。如有產品方案開發意向,期待您的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