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開發(fā)方案屬于電飯煲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雙層內膽電飯煲。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電飯煲為一層內膽結構,煮飯的原理是煮飯與蒸飯一體,將水蒸干從而實現米水分離。此種煮飯方式,由于煮飯階段米飯里含有大量的淀粉,而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其通過水解變?yōu)辂溠刻牵谒舭l(fā)與米粒分離之后,大量糖分留存于米粒中;其經過煮及蒸過程之后得出來的米飯含糖量高,不適合糖尿病人或者肥胖病人食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含糖量低的智能雙層內膽電飯煲。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智能雙層內膽電飯煲,包括大身體殼、大身體蓋殼、內鍋體、發(fā)熱盤組件、升降機構、內層膽、外層膽;所述內層膽設有若干過濾孔;所述大身體蓋殼上設有排氣孔;內鍋體設于大身體殼內,內鍋體底部內側設有發(fā)熱盤組件,發(fā)熱盤組件支撐其頂部的外層膽,內層膽部分嵌套在外層膽內,內層膽的開口端面的翻邊搭接在內鍋體的開口邊緣,內層膽四周與外層膽開口之間設有一密封圈套;發(fā)熱盤組件與升降機構活動連接,由升降機構帶動上下運動;該電飯煲還設有控制主板、高度感應組件,控制主板分別與發(fā)熱盤組件、傳動機構、高度感應組件電性連接。
較佳地,所述過濾孔設于并貫穿內層膽下部和/或底部。
較佳地,所述升降機構包括一電機、帶直齒錐齒輪的豎向設置的電機輸出軸、與電機輸出軸直齒錐齒輪連接的兩水平設置的從動軸、與兩從動軸分別直齒錐齒輪連接的兩豎向設置的螺紋桿,兩螺紋桿穿設內鍋體底部、且分別與發(fā)熱盤組件兩側螺紋連接。
較佳地,所述高度感應組件包括一磁鐵、及兩磁傳感器,磁鐵安裝于發(fā)熱盤組件上,兩磁傳感器分別設于發(fā)熱盤組件升降停止位置的內鍋體內側壁。
較佳地,發(fā)熱盤組件包括一水平的支撐板,兩螺紋桿對稱分布在支撐板兩側。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板呈圓餅構造,兩螺紋桿分布在支撐板的直徑上。
本發(fā)明中,在大身體殼內側壁設有控制主板,以單片機的形式對電機、發(fā)熱盤組件加以控制,現有技術即可實現此功能。
本發(fā)明通過更加簡單便捷操作的升降機構方式來對內膽(裝米粒)與外膽(裝水)之間實現分離,即可實現對米粒進行先煮的操作,當米粒煮到四分熟左右的狀態(tài)時,通過設置單片機控制主板來自動的對外層膽作出向下的移動動作,可實現米湯和米粒的分離。分離后,進入對蒸米粒的狀態(tài),直到米粒被完全蒸熟。由于米飯里含有大量的淀粉,而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其通過水解變?yōu)?麥芽糖,在水與米粒分離之后,含有大量糖分的米湯被分離過濾出來,即蒸出來的米飯含有糖分的也會減少;其經過煮及蒸過程之后得出來的米飯含低糖量,此適合糖尿病人或者肥胖病人食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參照圖1至圖3,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智能雙層內膽電飯煲,包括大身體殼1、大身體蓋殼2、內鍋體3、發(fā)熱盤組件4、升降機構5、內層膽6、外層膽7;所述內層膽6設有若干過濾孔61;所述大身體蓋殼2上設有排氣孔21;內鍋體設于大身體殼1內,內鍋體3底部內側設有發(fā)熱盤組件4,發(fā)熱盤組件4支撐其頂部的外層膽7,內層膽6部分嵌套在外層膽7內,內層膽6的開口端面的翻邊搭接在內鍋體3的開口邊緣,內層膽6四周與外層膽7開口之間設有一密封圈套8;發(fā)熱盤組件4與升降機構5活動連接,由升降機構5帶動上下運動;該電飯煲還設有控制主板、高度感應組件,控制主板分別與發(fā)熱盤組件4、升降機構5、高度感應組件電性連接。
所述過濾孔61設于并貫穿內層膽6下部和/或底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采取下部和底部均設有過濾孔61,增大其過濾水的功能。
所述升降機構5包括一電機51、帶直齒錐齒輪52的豎向設置的電機輸出軸53、與電機輸出軸53直齒錐齒輪連接的兩水平設置的從動軸54、與兩從動軸54分別直齒錐齒輪連接的兩豎向設置的螺紋桿55,兩螺紋桿55穿設內鍋體3底部、且分別與發(fā)熱盤組件4兩側螺紋連接。
發(fā)熱盤組件4包括一水平的支撐板41,兩螺紋桿55對稱分布在支撐板41兩側。
所述支撐板41呈圓餅構造,兩螺紋桿55分布在支撐板的直徑上。
本發(fā)明中,一優(yōu)選的實施例為,高度感應組件包括一個磁鐵、及兩個磁傳感器,磁鐵安裝于發(fā)熱盤組件4上,兩磁傳感器分別設于發(fā)熱盤組件4升降停止位置的內鍋體3內側壁;兩磁傳感器、電機51分別與控制主板連接來控制發(fā)熱盤組件4的上升與下降,控制主板同時控制熱盤組件4加熱狀態(tài),其外部固化的操作按鈕設于大身體殼1的外側壁。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參照圖1至圖3,當米粒和水加入內層膽6,由于過濾孔61的存在,外層膽7里面的液面與內層膽6齊平,手動按下相應的操作按鈕開關即可實現自動做飯功能。本發(fā)明具體做飯的過程如下:
把米粒和水分別加入內膽6和外膽7,完成此步驟后,蓋上大身體蓋殼2,按下“開始”鍵,升降機構5自動復位到外層膽7(裝水)和內層膽6(裝米)沒有分離的高度位置,此時米粒被水浸泡,即米和水混合在一起,發(fā)熱盤組件4對外層膽7底部進行加熱,即進入煮米粒的狀態(tài),當米粒煮到大概四分熟左右,通過控制主板來控制升降機構5的電機輸出軸53運行旋轉帶動兩從動軸54,從動軸54又帶動來兩螺紋桿55,實現了對發(fā)熱盤組件4的下降這個動作,外層膽7也隨著發(fā)熱盤組件4下降到設置有磁傳感器處而停止,這樣實現了內層膽6(裝米粒)與外層膽7(裝水)的分離,在內層膽6的底部開有過濾孔61,米湯從過濾孔61漏出,滴入外層膽7內,這樣就實現了水與米的分離,即發(fā)熱盤組件4繼續(xù)對外層膽7的底部進行加熱,即此時進入第二個階段——對米進行蒸的過程,一般在這個蒸的過程中將溫度設置在90℃左右(防止水沸騰而溢出內膽),直到把米粒蒸熟才停止加熱的作業(yè),之后進入對米飯保溫的狀態(tài)中。當進行下次做飯的時候,按下“開始”鍵,升降機構由控制主板自動控制其上升到初始煮飯階段的位置,周而復始的工作。
本發(fā)明需要在做飯中自動的控制升降機構實現米粒與水分離,至于何時進行此動作分離,對米粒煮多久才進行分離的判斷的數據是來源于試驗測試出來的結果,把此試驗測試得出的數據參數寫入控制主板(如單片機系統(tǒng))中,蒸飯的時間的參數也是在試驗測試中得出的結果寫入控制主板程序內,所以做飯時就自然按照設定好的程序進行工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披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fā)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